财新传媒
2015年09月18日 08:29

高校更名为何停不下来?

高校更名为何停不下来?

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的部署和要求,审批设置2015年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同时审批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教育部将组织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对申报设置的高等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将列入专家考察的36所中东部地区申报设置本科学校和9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名单向社会公示。

 

这再次引起社会对高校频繁更名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舆论...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8日 08:27

实行“严出”培养模式,我国大学需完善退学机制

实行“严出”培养模式,我国大学需完善退学机制

新学年刚开学,华中农业大学就透露,仅2014年-2015年度第二学期,该校就有20名本科生因学习成绩差达到退学条件,根据学校本科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对该20名学生予以退学。

 

近年来,每逢新学期或新学年开学,都会有类似新闻。比如,早在2004年,81名上海大学学生因学业无法过关被集体退学,就曾引起舆论关注,但是,10多年过去,对于大学一下退学这么多的学生,舆论还是一样“纠结”,有人认为这是对学...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7日 08:27

临聘教师一夜下岗谁来负责?

临聘教师一夜下岗谁来负责?

新学期伊始,深圳大鹏新区葵涌二小英语教师袁老师却无法返回工作了11年的教师岗位,她与另外7名临聘老师日前被学校以投票淘汰制的方式表决后解聘。校方与大鹏新区对解聘的决定表示无奈,称由于执行控制临聘教师比例的相关规定,深圳市有数百名临聘教师在此轮整顿中被解聘。因没有编制带来的临聘教师工资福利低、随时面临清退等问题,成为阻碍各地落实教师待遇的一个“顽症”。

对于此次辞退临聘教师,深圳有关部门的解释是,在深...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5日 08:50

学校自定义的“学生自治”,本质还是行政治理

学校自定义的“学生自治”,本质还是行政治理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郑州一所中学收缴并销毁了学生的手机,并@河南商报官方微博。该学校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就此事回应称,禁止带手机、零食等一直是该校的校规。她同时表示,“我们学校实行班级自治,之前班主任跟学生、家长有过一份草签协议,不能带手机,一旦发现就会销毁。主要是给学生警示和震慑!”如果学校提前告知孩子校规、班规,并在销毁手机前征得家长同意,家长无话可说。

这名负责人提到了“班级自治”,这是...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2日 08:23

乡村教师问题与乡村教育价值导向

乡村教师问题与乡村教育价值导向

今年教师节,乡村教师问题,引起高度关注。 在教师节当天,人民日报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在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及优秀乡村教师代表时指出,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中必须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尤其是对那些在贫困地区、偏僻乡村坚守教育岗位的老师们,应当给予更多关照和更多尊重。

 

我国乡村教师问题,确实很不乐观。数据显示,2010年至...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2日 08:21

“抓阄”分专业真的公平吗?

“抓阄”分专业真的公平吗?

什么要靠手气?搓麻将、买彩票……衡阳南华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大类大二分专业也靠手气,同学们通过抓阄来选定专业。史同学前晚手气不错,如愿抓中了想读的“建筑工程方向”,同寝室的林同学却抓中了“岩土工程方向”,与自己喜欢的“道路桥梁方向”失之交臂。

“抓阄”这种做法,听上去有些粗糙,但其性质,与“电脑摇号”其实差不多,不是凭学生的个性、兴趣来选择专业,而有些凭运气,从公平角度来说,这没有多大问题,可...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1日 08:10

“弹性入学”在我国有现实可能性吗?

“弹性入学”在我国有现实可能性吗?

又到开学,有关赶在9月1日前剖腹产子的“新闻”又见诸媒体。据报道,开学之际,不但学校里忙起来了,连医院产房也忙起来了:一些准家长在医院里扎堆生孩子,为的是赶上“9月1日前出生”,有的甚至不惜“杀鸡取卵”、强行要求医生剖宫产。


其实,这样的“新闻”在10多年前就出现了,每年只是换个地点换个主角再“旧闻”重提一遍。对此,大家无外乎在批评家长不理性、“太疯狂”的同时,讨论目前的入学时间限制,认为截止8月31日...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0日 10:04

“丑校服”的真问题

“丑校服”的真问题

据台湾“中央社”网站9月8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关于中式教育的纪录片,除了引发对中英教育方式的思考,也有人开始检讨,与英国校服相比,中国大陆校服宽松无美感,反映出美学教育缺失,几乎是没有明显男女区别的运动装,“臃肿,难看,质地粗劣,毫无美感可言”。有学者指出,这种去性别的服装,反映出“部分教育管理者对女性身体和性的恐惧”,也是“审美的粗鄙化”。(参考消息9月9日)

中国学生校服“丑”,已是一个老...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10日 10:03

教师节的焦点应是教师的待遇和权利

今天是教师节。这本应该是所有教师充满喜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日子。但与往年一样,在教师节临近到来时,各地的媒体版面上,都在讨论教师节送礼的话题,这“活生生”把教师节变成了“教师劫”,令很多教师都感慨,这哪是过节,而是“过堂”,不愿过什么教师节。

说实在的,这种讨论,对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并无多大益处,也模糊了教师节应有的焦点。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当前更应该关注的是教师的待遇和权利问题...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09日 08:25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创新实施机制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要创新实施机制

教育部网站6日发布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督导报告》指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3年多来,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超过1/4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政策,实施规模位居世界第三。该报告同时透露,目前一些地方对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有的学校课间加餐内容单一,结构不尽合理,存在采购不健康食品等问题。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效果有目共睹,但这次报告揭示的问题,更需要引起关注。尤其是采购...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09日 08:17

如何让“全科教师”“包班”制理论上的好处变为现实?

如何让“全科教师”“包班”制理论上的好处变为现实?

有句调侃人的话叫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这不再是笑话,将来真会有!最近,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高校入选了江苏省教育厅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全科教师进入小学后不仅能教语文、思想品德、当班主任,连数学也能一起拿下。(扬子晚报99日)

“全科教师”,并不是什么新的概念,去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该意见就明确提出,要针对小学教育...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08日 09:03

高校新闻发言人该怎样“发言”?

高校新闻发言人该怎样“发言”? 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新闻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要设立新闻发言人,发言人根据授权发布信息、阐述立场,名单及工作机构联系方式要定期向社会公布。
近年来,教育部在加强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很显然,要求高校设立新闻发言人,是促进高校公开、透明办学,满足师生和公众知情权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在信息发布上,国内高校与国际接轨,通过设立新闻发言人,让高校新闻发布制度化、专业化、规范...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08日 08:59

高职“高烧”既是教育病又是社会病

高职“高烧”既是教育病又是社会病

最近,中国青年报和澎湃新闻针对高职院校不安于姓“职”,一心想往“高”发展,忽视技能教育,重视数学、外语,把升本率作为重要办学目标的报道,引起社会对高职办学定位偏差,染上“高烧”症状的关注。


其实,高职“高烧”已不是什么新闻,媒体的报道,不过是再一次向社会公众呈现当前高职办学所处的尴尬地位,希望让高职“退烧”,健康发展。可和以前历次针对类似问题的报道所引起的舆论反映一样,针对“病症”,与之相关的各...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04日 06:28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需进一步去行政化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需进一步去行政化

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此次改革统一了自1986年以来一直施行的中、小学两大职称系列,首次设置了正高级职称,从制度框架、评审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中小学职称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中国青年报9月3日)

这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针对以往职称评审存在的过分强调论文...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01日 07:03

中小学生守则,有多少成人能做到?

中小学生守则,有多少成人能做到?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

    与此前的中小学生守则相比,新修订的《守则》,确实有较大的进步。取消了一些概念化、口号化的内容,更“接地气”,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守则》怎样才能得到落实。在新《守则》颁布后,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帖问:中小学生守则,我们有谁...

阅读全文>>
2015年09月01日 06:58

治理择校热,出实招比发狠话更重要

治理择校热,出实招比发狠话更重要

到2017年,广州将彻底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广州市副市长王东在市领导专场发布会上表示:“广州不允许通过任何手段,批条子也好,交钱也好,捐资助学也好,来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目的,义务教育就是就近免试入学,这是一定要做的。”

    对于治理义务教育择校热,发狠话是容易的,但是,比发狠话更重要的是,要出实招。如果只有狠话,没有实招,义务教育择校热很难得到缓减,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受到损害。

    在笔者看来,...

阅读全文>>
2015年08月24日 08:12

施一公会不会成为自己批评的人?

施一公会不会成为自己批评的人?

清华大学将调整领导层,2名拥有院士身份的校长助理拟晋升副校长。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拟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新京报8月22日)

    对于施一公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舆论的反应颇为纠结,赞成者认为,有海外大学从教经历的施一公担任副校长,可为中国大学的现代治理做出贡献,而反对者认为,曾批评国内科研体制的施一公还是没有逃脱“学而优则仕”的宿命,他走上行政岗位,对科学研究将是一大损失...

阅读全文>>
2015年08月19日 08:02

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何变味?

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何变味?
暑假已近尾声,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大学都会要求学生在暑期投身社会实践,开学初上交一份盖章证明和几千字的实践报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大学生的实践报告已经变了味儿,学生并不“下田地走工矿”,而是在网上请“枪手”代劳。有的学生甚至随意杜撰报告,类似“香蕉长地里”这样的漏洞百出。(北京晚报8月17日)
近年来,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包括在新生入学时,有的大学就会测试学生的实践...
阅读全文>>
2015年08月18日 07:36

高分复读是学生的权利,却不是好的教育

高分复读是学生的权利,却不是好的教育

高出一本线29分,王艋的一只脚已经踏入大学校门,即将成为上海一所普通一本院校的准大一新生。可拆开的录取通知书最终又用胶带封上放进了抽屉里。2015年8月12日,王艋踏进大学的那只脚最终退了回来,他选择了另外一个身份:高考复读生。调查显示,复读生已不再是“差生”的代名词,高分选择复读以进更好的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对于复读的“偏见”正逐渐消失。(中国青年报8月17日)

其实,高分复读现象,早在多年前就存在了...

阅读全文>>
2015年08月18日 07:35

综合素质评价不应特别强调足球学习

综合素质评价不应特别强调足球学习

根据教育部网站13日公布的一项文件,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增加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数量,适度扩大招生规模。(新华社813日)

去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要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身心健康的重要的综合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