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有的同学有时一天玩8个小时王者荣耀。”
“手机被我摔了5、6个,孩子不吃早饭,把钱攒起来买手机,继续玩游戏。”
“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媒体记者调研发现,当前,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现象普遍,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
“双减”意见确立了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史无前例的严监管措施。在从严监管校外培训后,下一个将从严监管的产业,就将是游戏产业。监管校外学科培训机构的监管措施,很有可能用在监管游戏产业上,如要求所有经营游戏业务的机构注册为非营利性机构,禁止上市融资,禁止资本化运作。能禁止校外学科培训机构进行资本化运作,也完全可以禁止制造“精神鸦片”的游戏产业进行资本化运作,以此限制游戏的供给。
在禁止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在节假日、双休日以及寒暑假进行学科培训后,不少家长质疑,为何要禁止学科培训,却不禁止游戏?难道是把孩子交给游戏平台吗?让孩子天天在家里打游戏吗?甚至有一些专家发出手机游戏正在废掉农村孩子、未成年孩子的“警报”。
央媒:“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家长:为何禁培训不禁游戏
针对未成年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我国已经展开多轮治理,但一直不见效。如要求游戏平台必须严格限制未成年注册,完善防沉迷系统,规定未成年人每年玩游戏的时间。2019年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每日22时至次日8时,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并且,未成年人每日在线时长累计不能超过1.5小时,周末和法定节假日可增至3小时。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享受网络游戏企业提供的任何游戏付费服务。
但是,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未成年学生可以方便地搞到二手账号上网玩游戏,或者借成人的账号玩游戏,媒体调查发现有的学生整天玩游戏,充分说明防沉迷系统根本不管用。其背后的原因是,在逐利的驱使下,游戏平台放宽限制,在监管部门放松监管时,并不对未成年人登陆玩游戏,进行人脸识别。
对游戏平台的监控,长期以来存在一个难题是,怎样既保护未成年人,又不影响成年人娱乐、消费。一个游戏平台既有成人注册,又有未成年注册,一款游戏可以同时供未成年和成年人玩,因此,有的游戏平台就以服务成年人为由,绕开保护未成年人的监控措施。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要把未成年和成年人分开也很难。今年6月1日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且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游戏产品进行分类,作出适龄提示,并采取技术措施,不得让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
建立游戏分级制度,是解决方案之一。即监管部门明确游戏分级标准,主导对游戏分级,要求游戏开发商和经营商遵守分级标准,按分级规定,向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提供服务。但是,执行游戏分级制度,在我国也存在现实难题,比如,有的家长缺乏监护意识,非但不履行监护责任,还把自己的账号交给孩子玩游戏;有的成年人盯着未成年人,以弄到可以随便上网的账号来诱骗未成年人。
因此,更有效的监管措施,当是限制资本逐利。基于游戏产品属于“文化产品”,且对未成人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所以要加强供给侧治理。在“双减”意见明确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必须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不得进行资本化运作后,按照同样的监管措施监管游戏业,就成为可选的监管措施之一。很多家长甚至建议,彻底关掉所有游戏。
如果明确所有游戏经营机构都必须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不得进行资本化运作,不能上市融资,那现在大部分的游戏机构将大概率倒掉,也不再有资本进入游戏业,游戏产品就不再那么“丰富”了。这或能使游戏经营回到一个正常态,不再发生游戏经营者与家长“抢孩子”的问题。困扰家庭和学校的手机管理问题也得到解决——学生使用手机,主要就是玩游戏。我国也一直致力于开发公益性的适合孩子玩的游戏,但是,这些游戏淹没在逐利资本打造的商业化游戏中。
图片来源:网络
游戏产业的几千亿产值,对应的是高达20%未成年人游戏成瘾,众多家庭为此痛苦,甚至一代青少年的废掉,这显然是不值得的。事实上,游戏业是比教培业更需要严格监管的产业领域。监管部门能下定决心,“除掉”上万亿产值的学科培训业,没有理由还纵容对未成年青少年危害更大的游戏产业。当然,不论是禁止学科培训,还是禁止游戏,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希望让孩子健康成长,这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做出全新的转变,更关注孩子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让学生多走进社会、生活,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兴趣。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