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经教育部同意,2015年6月1日,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的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对这所医学院校来说,这本来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喜事。没想到,几天之后,四川大学以公函的形式向教育部表达了反对意见。四川大学认为,“四川医科大学”的简称易与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9月已并入四川大学)历史曾用名“四川医学院”的简称“川医”混淆。川大明确表示,不同意泸州医学院使用四川医科大学的校名。

    对于近年来高校纷纷更学院名为大学,笔者并不赞同,一所大学应专注内涵发展,而不是追名逐利。然而,四川大学反对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却有些贻笑大方,既然意识到四川医学院的曾用名那么重要、有影响,为何当初要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为何后来又要并进川大?这不是自己灭掉的学校品牌吗?自己不用,现在反对别人用,这是何道理?

    这里要区分川大校方(以及以前的四川医学院校方)和四川医学院的校友。从近年来高校的更名看,有不少校友并不赞成。本世纪初,多所著名医科大学并入综合性大学,成为综合性大学的一个学院,都曾遭到校友的反对,认为这严重伤害学校的品牌。可是,合并、更名还是在行政的强推下实施,校友们也无可奈何。这一次学校的老校名要被其他学校“占用”,他们的反对显得极为悲凉,他们无疑希望校方做主,可是,不就是校方把学校老校名弄丢的吗?

    我国大学在过去20年间出现合并潮和更名潮,美其名曰为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办学层次、拓宽办学空间。但实际上,合并、更名主要有两个推手,一是行政推手,有的地方政府和高校把合并、更名作为重要的办教育政绩;二是利益推手,在学校合并、更名后,可以进入国家的教育工程、计划,获得更多拨款,同时,在招生规模、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师招聘等办学事务中也更具优势。在行政和利益因素共同作用下,就是遭到校友强烈反对,合并、更名还是“顺利”进行。而且,这被作为办学的一件大喜事——当初四川医学院更名华西医科大学,校方意识到四川医学院的品牌被伤害了吗?注意到校友的反对声了吗?是不是“全校上下”都为成功更名为大学而喝彩?1985年,四川医学院更名华西医科大学,学校称更名是“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而据报道,在西南地区,人们仍然习惯于沿用“川医”的简称。校友们认为,“川医”在中国乃至国际上已作为一个杰出的医学品牌深入人心,不能随意更改或替代。这无疑表明,更名不那么得人心。那么请问,目前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愿意更名回四川医学院吗?

    其实,这次四川大学反对泸州医学院更名事件,暴露出国内高校盲目更名的弊端。在学校更名为一个貌似更加高大上的校名过程中,把一所学校长期办学积累的品牌价值消灭殆尽,而如果大学更名后名不副实,缺乏内涵和实质,没有形成办学特色,人们只会有对以前学校的美好记忆。近年来的大学招生中,有一些更名已经10多年的大学还要加注原大学校名,这已说明更名的失败——至少从学校品牌角度看是如此。

    目前,泸州医学院把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作为一件大喜事,未来,这所学校是否会遭遇今天川大(华西医学中心)争抛弃的校名的困境,不得而知。从行政角度来说,学院更名为大学,算得上一大政绩,因为在行政评价体系中,大学比学院高人一等,省级冠名又比地区冠名更有气派。然而从办学角度看,成就一所学校的不是好听的校名,而是学校的办学质量、人才培养特色。一所大学不集中精力抓质量与特色,而想通过更名来提升学校地位,这本就是办学的歪门邪道。

    但我国的大学,还在更名的利益漩涡中无法自拔。调查显示,近6年来,我国共有472所大学更名,占高校总数的23%。这么多大学更名,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在更名时听过所有教师、学生和校友的意见吗?大规模、密集的大学更名,只能说明学校办学的浮躁。这样的大学,怎么积累学校的品牌?如何能建成有特色、具有一流水平的大学?

0

话题:



0

推荐

熊丙奇

熊丙奇

39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