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根据今年年初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意见》,非京籍儿童入学提供"五证"的政策基本不变,具体细则由各区县结合实际制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细则让"五证"延伸出了多达28个证件,让非京籍家长们有苦难言(5月18日《人民政协报》)。

  笔者不想再谈有关随迁子女在城市求学的门槛问题——从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出发,任何门槛都是不合理的。不管城市有什么理由,不解决随迁子女在城市的同城求学待遇,也就没有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而是想从这么严格的资格审查分析我国教育领域的政策执行问题,比如中高考加分政策、保送生政策、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等,如果政府部门也能这么严格地审查资格,加分造假、保送生造假、农村贫困生造假等案能发生吗?

  近年来,中高考加分造假、保送生造假丑闻不断曝出。对于中高考加分、保送生资格,教育部门是有明确规定的。可是,在现实操作中,规定在一些地方却变为"一纸空文",一些不具资格者经过运作,一路畅通,获得了资格。不仅中高考加分、保送生如此,就连刚推出的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农村生专项计划也有造假,甚至有官员把户籍迁到贫困地区,侵占本属于农村贫困生的机会。

  对于这类造假,教育部门反复强调严把资格关,杜绝造假,可是,造假还是无法杜绝,造假手段五花八门。直到最后,只有使出最后一招,就是取消高考加分、保送生政策。有人说,这是中国社会缺乏诚信的结果,还有人说是这是政策不严导致的。其实,这无关诚信,也无关政策不严,根本的问题是权力和利益纠缠不清:权力不受制约,利益与权力勾连,导致该严格执行的政策不严格执行,不该执行的政策却随意执行。

  如果说是诚信问题和政策不严导致的,那么,为何随迁子女在城市读书就很难钻空子?而加分政策、保送生政策,却到处有空子钻?随迁子女在城市入学"没有空子可钻",是因为进城务工人员手中没有权力,他们没办法下令让官员干什么,而只有按政策行事——即便政策不合法、不合理,他们也只有无奈地接受,政府部门在执行政策时"铁面无私",严格严格再严格。高考加分政策、保送生政策为何有那么多空子,是因为钻空子者大多为有权有势者,有权者可以对下级发号施令,有钱者可以搞定有权者。只要这些政策执行者拿出对待随迁子女入学资格审查一半的认真态度,加分造假、保送生造假就无可循形。

  在我国,政策规定是可以执行得"非常好"的。连"证明你妈是你妈"都想得出,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可惜的是,有关部门只把这股认真劲用到了限制普通老百姓的权利上,却没有用到到监督、约束官员的权力上。如果认真劲能用到监督、约束权力上,我国教育领域的很多老大难问题都会得到有效的治理,好的政策也不会在执行中变调。

  扩大、保障老百姓的权利,约束官员、行政机构的权力,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正道。评价改革是否进步,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行政的权力是否得到制约,受教育者的权利是否增加。在教育决策、监督中,充分落实、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决策权,才能约束行政领导、机构的为所欲为。如此,才有公众期待的教育公平和好的教育。

0

话题:



0

推荐

熊丙奇

熊丙奇

39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