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自主招生将更加透明,近日,两所985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今年起,自主招生将从初审开始全程公示。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已公示了2015年自主招生入闱复试名单,显示超6成通过初审的考生获得专家、地方官员等推荐。

    公示自主招生初审入闱名单,同时公布推荐者的姓名和单位,让整个招生过程更加透明,这是自主招生的进步。教育部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中学要公示所有经确认推荐的考生名单及相关材料,试点高校要将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录取考生名单及相关信息,分别在本校、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进行公示。从人大公示的信息看,总共有7项,包括:报名号、姓名、性别、省份、当前就读中学、推荐人、推荐人单位。

    有一些网友质疑,专家、地方官员作为推荐者推荐学生,这背后是否有交易,学校是否就凭推荐人的身份,而让被推荐者通过初审。这种质疑可以理解,但学校将推荐人姓名及其单位都加以公开,就是要推荐者本人也接受监督,如果推荐人的推荐被举报、质疑,学校一经查实,不但要取消被推荐者的入闱资格,也将损及推荐人的声誉。

    这就要求在接下来的自主招生中,进一步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中学要按规定,公示所有经确认推荐的考生名单及相关材料,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对于被推荐入闱的学生,身边的师生是最了解的,因此可以针对公示信息进行监督。在公示信息时,学校应公布每所大学的监督电话,以便师生直接向高校反映情况。

    二是高校应公示公示结果,即把初审名单公示后获得的反馈信息,经查证后,也向社会公开,比如某位学生被举报材料造假,经查证取消入闱资格等。近年来,高校在公示自主招生信息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结束公示后,并不向公众交代公示的结果,公众不清楚,学校的公示是否只是走过场,就是有质疑意见,也不调查、处理、回应。按照自主招生的性质,由于自主招生直接影响到高考录取结果,因此,自主招生中的造假应视为高考作弊处理。

    三是公示的信息应进一步完善、细化。目前高校公示的信息还比较粗,对于普通公众,很难进行监督,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高校自主招生应公开所有不涉及学生隐私的信息,包括入闱者的中学学业成绩、竞赛获奖表现、推荐者的推荐意见、学校初审意见,等等,这些信息只需在推荐者姓名下加上一个链接即可,在确定自主招生名单后,还应公布笔试成绩、面试成绩。公开自主招生的详细信息,一来可以挤压掉权钱交易的潜规则空间,二来可以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把学校的招生标准明确传递给社会。

    在目前的办学环境中,招生信息全过程公开是树立自主招生公信力的最重要途径,教育部门有必要明确高校自主招生公开的信息清单,监督每所高校严格落实,并追究高校不及时、规范公开信息的责任,另外,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也要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并及时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向高校反映情况,高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需要全员参与共建。

0

话题:



0

推荐

熊丙奇

熊丙奇

39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