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多所大学迎来新校长。新任校长的就职演讲,引起社会关注。比如,中科大新任校长万立骏在当日的就职讲话中,表示将尽心尽力当好服务员,为中科大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努力。北大校长林建华谈到,大学有责任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校长院长,没有高低贵贱,不论学派亲疏,大家都心平气和,平等地争论学术,探讨学校发展。而清华大学新任校长表示要从容办学,执着理想,肩负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共同建设和守望全体清华人的精神家园,共同创造清华新百年的辉煌,他在上任后与学生的第一次座谈会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后,我还想继续给本科生讲课。起码我要讲头一节。

总体而言,近年来的大学新任校长就职演说,相比过去,少了“套话”,“官话”,多了不少“干货”,因此,就职演说,也就成为社会舆论观察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的重要窗口。过去三年中,曾经有多位大学新任校长因在就职演说中,明确表态在担任校长之后,不再申请新课题,不申报成果奖项,而广受赞誉,因为这传递出校长职业化的重要信息——新任校长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更加清晰的定位。这也是所有新任校长就职演说的一个基调,即做好“职业化校长”。

像中科大新任校长万立骏提到的“当好服务员”,以及北大林建华校长提到的“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校长院长,没有高低贵贱”,都是对校长职业化的阐释。校长的重要职责,就是管好一所学校,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为教师、学生服务。这让笔者想起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话“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搬椅子凳子的”,以及美国密西根大学校长柯尔曼曾在访问中国大学提到:“我虽然是校长,但是我的权力也很小,我不能命令其他人干什么,或者不干什么,我只能鼓励教授们干什么,并且尽可能地调动资源,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并且为他们服务。”

但是,仅有表态还不够,如何让校长的就职演说落地,则更为关键。这就需要进行学校制度构建。事实上,类似当好教师的“后勤部长”这样的话,早就挂在我国大学校领导的嘴边,但现实中,由于缺乏现代治理结构,大学的行政权、教育权和学术权,都集中在校领导手中,有的校领导很快就忘记就职演讲时说过的话,非但没有为师生服务的意识,还越权去干涉教育和学术决策,并由此滋生出教育和学术腐败。

美国大学校长说自己的权力很小,这不是谦虚,而是事实。校长只有行政权,而不掌握教育权和学术权,只是执行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决策,因而,就是校长想用权力去命令教授干什么,也做不到,教授根本不会理睬这种越权的指令,如果校长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教授,“高人一等”,那么,后果将十分严重,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会对校长提出不信任案。而与美国大学校长的权力受到制约不同,我国大学的校领导,却在校内有较大的权力,主导教育和学术资源的配置,在教育和学术事务决策上,有时也说一不二。

在这种情况下,校长的职业化,就更多取决于校长本人的自觉,而不是一项制度安排。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我国大学校长虽已有职业化的意识,可是,在究竟才能怎样当好大学校长方面,还没形成统一的共识,在有的校长宣布不再带研究生的同时,也有校长宣布要继续给本科学生上课,比如清华的新任校长。而对校长的“不同选择”,都有点赞和反对者,对不带研究生点赞者认为,不带研究生可以一心一意做好学校管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而反对者认为,带研究生,也是在接触学生,是校长“亲民”、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当然,对给本科生上课,点赞和反对意见正好反过来。

如果学校,有校长职业化的制度安排,这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首先,校长的重要职责就是担任职业化的校长,应全身心投入学校管理,对校长的考核、评价,除了管理业绩之外,不再考虑教育和学术因素;其次,如果学校建有民主管理、决策机制,学术自治、教授治学、学生自治,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可以通过畅通的渠道,到达校长,且校长还被监督,何须校长通过授课了解学生,表达“亲民”?

所以,我国应该就校长职业化,加快制度建设。我国教育部对大学校长的任命、管理、考核,已经明确要实行去行政化、职业化、专业化,应围绕这一目标,明确校长的权力、职责。如果有明确的制度,校长将更好地处理个体与制度、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校长必须在制度框架下履行职责,但可以给校长岗位注入自己的个性,制度保障学校精神、文化的传承,防止权力滥用、滋生腐败,而校长个体,则关注于学校管理,因卓越的教育管理成就、服务师生的效率,而成就为真正的教育家。

0

话题:



0

推荐

熊丙奇

熊丙奇

39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