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作者/熊丙奇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

 

在江苏2020高考中语数外三门考出430分高分的淮安女生白湘菱,最终将去向何方?8月2日上午,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白湘菱的妈妈,她表示,女儿最终申请了香港大学,专业意向为金融类专业。

 

白同学申请香港大学,再次引发部分网友对北大清华不破格录取的“不解”,香港大学可接受申请,为何北大清华不破格?这混淆了不同的录取规则。

 

香港大学实行自主招生,可以自主确定申请成绩要求,而北大清华实行统一投档、录取。要破除唯分数论,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综合素质,内地高校可以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方式,推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白同学最终能否被香港大学录取,还要看香港大学进行面试评价的结果。她如果被香港大学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也一点不意外。这是香港大学很正常的招生操作。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招生,采取申请—审核方式,由学生自主申请,大学结合高考成绩、面试考察、学生高中综合表现独立进行评价、录取,一名学生可同时申请多所香港高校,拿到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再从中确认一所。确认录取后,不再参加内地后续高考志愿录取。

但北大清华等校的录取,则实行按计划统一招生方式,要根据统一规则对考生排序,结合考生志愿进行投档、录取。不论是3+文(理)综合模式,还是江苏3+2模式,以及新高考的3+3模式,高校的自主招生权都是十分有限的,规则一旦确定,不能更改。这种录取模式,确保了分数公平,但却把所有考生纳入一个评价体系之中,对有个性、特长的学生(一说“偏才”)并不“友好”。

为关注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我国于2003年启动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即5%自主招生。但是,自主招生实施10多年来,并没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反而出现考生、家长功利对待特长,既增加学生负担,又滋生弄虚作假的问题。这和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有关。虽然名为“自主招生”,但我国内地高校的自主招生,是给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一定的高考降分录取优惠,这强调的还是高考分数,同时让考生和家长把自主招生理解为通过打造特长、运作发表论文等,可以以更低分数“曲线”进名校。

 

从2003年到2014年,我国内地高校的自主招生,一直安排在高考前进行。结果导致高校把自主招生作为“抢生源”的手段,增加学生的赶考负担,还冲击高中教学秩序。笔者一直建议,应该把自主招生调整到高考后进行,可借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方式,推进自主招生改革,甚至考生可在自主招生阶段,同时拿到内地高校和香港地区高校的多张录取通知书,再选择确认。这样,可促进内地高校和香港地区高校竞争,真正探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在自主招生阶段结束后,未被录取的学生按传统志愿方式填报志愿。

 

2015年,我国将自主招生调整到高考后进行,但调整到高考后的自主招生,只是调整了参加高校笔试、面试的时间安排,并没有从根本上改革“降分优惠”模式。这注定这样的自主招生无法长久。

今年,我国取消了传统的5%自主招生,推出新的“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不再采取“降分优惠”方式,而是按高考成绩85%、大学校测成绩15%进行综合评价录取,这是朝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但高考前申请(填志愿),按高考分数入围(入围比例3:1~5:1)的操作方式,还局限学生的选择权和学校的自主招生权。“强基计划”完全可以再进一步,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由参与计划的大学,自主提出申请成绩要求,达到申请成绩要求的学生可自主申请多所高校,高校独立进行评价录取。

 

不少关注白同学的网友,认为因一门成绩不理想,就无缘北大清华,多少有些可惜,他们希望“破格”,弥补这种遗憾。有意思的是,这些网友并不支持内地高校推进录取改革,像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招生那样自主招生,认为给高校自主权,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不公平。这是十分矛盾的,也一直困惑我国的高考改革。

 

事实上,基于统一高考成绩,实行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高校自主招生,是完全可以确保公平的,而且可以让寒门弟子有更多机会进名校。这种招生方式可对申请者进行过程评价、综合评价,而不只是结果评价。而当前,实行结果评价,对农村家庭、贫困家庭并不利,农村孩子由于高考成绩比城市孩子低,进而进重点大学越来越难。如果明确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对农村生源比例不得低于30%这一比例,这种多元评价会给农村生更多的机会。

 

 

 

话题:



0

推荐

熊丙奇

熊丙奇

39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