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冒名顶替案,一桩接一桩。近日,山东济宁农家女苟晶连续在网上发帖,称23年前疑两次上大学遭顶替。济宁市任城区政府发布消息称,区纪委监委、教育局和体育局、公安局等多部门成立调查组,正在调查此事。

  这些接连曝出的冒名顶替上大学案,并非发生在最近这几年,而是多发生在10年前,20年前。新近曝出的冒名顶替上大学案,比农家女陈春秀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时间(2004年)还要久远。山东高校最近两年排查出的242起冒名顶替上大学案,也大多发生在2002年到2009年之间。

  客观而言,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学生学籍信息管理、高考招生录取的今天,冒名顶替上大学已经十分困难——考生本人在网上就可方便地知道高校当年的录取最低分数,并查到自己被录取的信息,与10多年前,要等拿到录取通知书才知道自己被录取已经完全不同。但是,冒名顶替上大学案,依旧牵动人心。

  社会舆论为何关注冒名顶替案?除了关注被冒名顶替者被改写的人生发展轨迹之外,更关注的是,怎么追究运作冒名顶替的责任,以及铲除当前依旧存在的篡改学籍信息、身份信息,非法获得高考竞争优势的利益链。

  运作冒名顶替上大学,现在已经不太可能,也不必冒这一风险。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我国各地的高考平均录取率已经超过85%,在不少省市,只要想读大学,说得夸张一点,就是零分都可以上大学。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学生上大学,目标是读好大学。显然,运作冒名顶替上好大学,在当前难上加难。而篡改学籍信息、身份信息,变一个身份参加高考谋取高考利益的运作,却并未绝迹。

  “高考移民”就属于这类运作,从高考移民的操作看,要运作成功“高考移民”,涉及违规迁入户籍,违规办理转学手续,给“学籍空挂”学生建立虚假学籍档案,等等。运作成功“高考移民”,绝非学生本人就能做到的,而需要跨省配合。

  把城市学生户籍迁入农村,伪造学籍信息,以此参加国家农村与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中的高校专项、地方专项,也属于同样的操作。这一操作挤占真正的农村生、贫困生的利益,与冒名顶替上大学一样,属于掠夺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受教育权。

  这些运作和运作冒名顶替上大学,有着完全一致的利益链。有的是地方公职人员,为给自己的子女谋取高考利益,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运作;有的则是花钱打通有关环节,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在收受贿赂后滥用职权违规操作;还有的则是通过“中介”运作,有的“中介”机构把运作篡改学籍、身份信息,参加高考获得特殊高考利益视为商机,建立起“权钱交易”的中介平台,进行规模化运作。

  这类运作,有的属于打政策擦边球,严查起来,似乎并不违规。比如我国有的省份制订的随迁子女参加异地高考的条件是,只要有当地一年学籍、一年户籍,因此,有的人就针对这一政策,提前一年迁户籍、转学籍。堵住这类运作,需要完善有关开放异地高考的政策,既保障真正的随迁子女的高考权利,又打击高考移民。

  而更多的操作,是违规违法的,这属于权钱交易对高考公平的侵蚀。对于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来说,要获得异地高考机会,要经过层层审核,要各种证件,甚至刁难出奇葩证明,如果负责审核身份信息的部门,能如此严格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么,再“天衣无缝”高明的运作,也会被查出存在篡改痕迹,从而通不过审核。但是,从媒体曝出的违规违法运作看,很多运作是很粗鄙的,就是直接伪造信息,但却“逃过”了审核的“火眼金睛”。

  这是最令公众担心的。负责审核的部门连最最基本的身份信息都不严格审核,还会给公众更多的联想:如果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把平时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升学录取中,那弄虚作假会不会更普遍?谁来审核综合素质评价的真伪?因此,铲除篡改学籍、身份信息的造假利益链,关乎高考公平,更关乎高考改革的命运。

  这是排查冒名顶替案的真正意义所在。不能因冒名顶替案发生在10多年前,就轻描淡写。冒名顶替是那个年代权势交易运作的目标,不铲除相关利益链,权势交易运作就会盯着新的高考利益继续存在。 

话题:



0

推荐

熊丙奇

熊丙奇

39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