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贫困生资格认定是大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记者7日从江苏大学了解到,该校把手机消费情况作为贫困生资格再认定的第一步,对那些话费较高的学生将会进行再调查。而这一做法,也引发了多方热议。日前,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处正式公布了对4463名贫困生话费调查的大数据处理结果,或降级或取消,有21人被“摘帽行动”取消了贫困生资格,还有32人从家庭经济特殊困难降级为一般困难。(5月8日《现代快报》)


此前,江苏另外一所高校——南京理工大学也利用大数据,根据贫困学生在学校食堂里的消费情况,对贫困学生进行“主动”识别,把帮困款直接打到消费额低的学生账号上,这被不少舆论誉为“精准帮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但也引发质疑,有媒体评论认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尊重隐私不能影响公平,仅凭食堂消费来判断帮困对象,可能有不公平隐患。相对南京理工大学的大数据帮困来说,江苏大学把大数据用到筛选非贫困学生身上,引起更多争议也就在情理之中,诸如大学不应该干涉贫困学生的消费支出,贫困生也有用手机的权利等。


大数据在高校帮助贫困学生中的使用,可以视为一种探索。以前,高校为甄别贫困学生,想了很多招数,包括竞选贫困生,评议贫困生,这些做法无不遭遇不尊重学生隐私的质疑。大数据的使用,使识别贫困生的过程变得“温和”一些,但很显然,这种探索也有些无奈,是基于对学生消费行为的大数据搜集,而非对学生真实家庭经济情况的掌握。如果我国有健全、畅通的渠道了解学生的真实家庭经济情况,那并不需要所谓的大数据帮困。


在发达国家,学生获得学校的资助,是不需要民主评议,也不需要竞选的,只需学生把家庭的收入、纳税证明交给学校即可,这是学校掌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最权威的资料。学校不需要去调查证明的真假,因为没有学生和家庭会在证明上作假,如果作假,学校很容易从税务部门那里获取,一旦造假被发现,学校将取消贫困资助,而且会把这列入诚信档案,跟随学生终身。所以在帮助贫困学生方面,发达国家的大学没那么纠结,在如何识别贫困学生方面伤透脑筋。
我国则不然,大学在帮困时,也要求学生提供家庭收入证明,还要地方政府部门盖章,可是有一些学生的证明却不可信,而学校又无法通过方便的渠道查证,于是面对证明造假骗国家资助金,有的大学就不顾学生的隐私,而采取让学生晒贫的方式来识别大学生。


在笔者看来,高校在帮困时,可以使用大数据,但必须注意两方面,一是使用大数据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大学可通过大数据“悄然”帮助贫困的同学,这可体现帮困的人文化,而不宜去监控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这会让贫困学生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二是在使用学生消费大数据时,还要构建学校调查学生家庭情况的体系,使用消费大数据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大学可以通过和校友、中学、地方政府的合作,来了解本校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要建立另外的大数据平台,即借用现在的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平台,把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也进行如实记录,这有利于跟踪关怀贫困学生,包括今后针对贫困学生的招生计划,都应该根据家庭经济情况来实施,而不是只看学生的农村生身份,因为即便是农村生,也有学生家庭很富裕。当然,我国还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完善每个居民的纳税证明体系,以及征信系统。

话题:



0

推荐

熊丙奇

熊丙奇

39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