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方流芳在微博里称,该校中欧法学院2014年研究生招生复试中,两名考生复试总分未超过60分,按学校规定不可录取,但经私下更改复试笔试考分而被录。记者从法大内部人员提供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纸上看到,两名考生的复试笔试答题纸进行过修改,在每道题分数未变的情况下,总分栏上均被阅卷教师拔高了15分。(北京青年报12月21日)

从方教授的微博内容看,该学院的研究生复试是有明确标准和规定的,英语听力20%、面试30%、笔试50%,如果考生复试分数不及格,将不得被录取。按理,这是学校所有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但就是有这么明确的规定,在具体执行时,学院领导却不把规定当回事,通过改学生的成绩,让原本不及格的学生及格从而被录取,虽然院方称,这两名学生的录取不影响其他学生,而且,如果不录取,将产生名额浪费,但对黑字白纸规则的不执行,这是对规则的蔑视,以及对招生公信力的严重挑战。

近年来,针对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探索,舆论一直有质疑,担心在目前行政治校的办学环境中,给高校的自主权,会被滥用。我国高校本科招生只给了部分高校5%的自主招生比例,而且,自主招生权只是给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一定的录取优惠,但自主招生却闹出严重的腐败丑闻。而研究生的招生,高校一直有一定的自主权,即在国家统一测试基础上,对达到复试线的学生进行复试,对于复试,也有考生质疑不像统一测试那样公平,为此,很多高校,都制订了明确的复试规定和标准,希望改变社会舆论存在的高校复试太过主观的印象——复试还是有明确的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的,不是想当然地给学生分数。

但制定规定和标准,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如何执行规定和标准。在欧美等国,大学的招生标准是由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制定并监督实施的,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学校行政力量不得干扰招生,但在我国,目前学校办学实行行政治校,对于招生这类教育事务,行政力量可以方便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加以干涉。像政法大学这起改分事件,就很让担忧,院长给老师提出改分的要求,老师就改了,这一次,他可能是考虑到要完成招生计划,可是,谁能放心这样的权力运行机制呢?退一步说,就是这两名学生很优秀、学院院长认为评分存在问题,也应该采取规范的流程进行,包括,公开申请对试题进行重新评阅,而不是私下给阅卷老师提要求,或者基于复试中笔试成绩很低,复试不及格的现实,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重新评价,申请破格处理,并进行公示。

只有制约行政权力,才能让高校的自主招生获得社会的认可。具体而言,我国大学应该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坚定推进行政权和教育权、学术权的分离,这才能让高校用好办学自主权,也推进教育改革深化进行。对于这起事件,中国政法大学应该高度重视,组成独立的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与此同时,还要对目前招生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反思,要建立防止行政力量干预招生、破坏规则的防火墙。


话题:



0

推荐

熊丙奇

熊丙奇

39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