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网络有传闻称,教育部把选自有关丛书中毛泽东、鲁迅、雷锋、黄继光等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课文从中小学教材中全部删除。教育部17日发出公告称,上述言论严重失实。
有关中小学教材删除鲁迅作品的“消息”,这几年不时传出,后来都被有关部门“辟谣”,这次的消息,与以往的消息相比,并没有多大差别,只是扩大了范围。虽然消息并不属实,然而,每次都引起比较大的关注,这某种程度也传递出对目前教材编写不满的社会情绪,我国应改革目前以行政为主导的封闭的教材编写机制,增加教材编写的开放性,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广泛听取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意见,把选择使用教材的权利交给学校、老师和家长,以此提高教材编写的质量和社会对教材的满意度。
对于教材编写,近年来社会上有诸多不同的意见,比如,有人认为,鲁迅作品应该退出教材,因为鲁迅被教学者过于放大 “斗士”的一面,沦为了政治概念和社会批判的载体;还有人则建议,要与时俱进增加现代作家的作品,安徽一中学教师就在前不久向媒体呼吁,语文教材加入当代作家,如韩寒、郭敬明作品。这些意见都引来不同的看法。问题在于,我国教材编写究竟谁说了算?这些不同的社会意见,能引起教材编写者关注么?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的主要模式是,有关部门委托(通过招标或者直接委托)几位专家编写教材,专家们按自己对教学要求的理解,编写教材,再上交给有关部门审批,通过后即出版印刷,要求学校必须使用。按照这样的编写流程,教材内容的取舍,基本上就由几个编写者和负责审阅的领导说了算,使用教材的老师、学生、家长并没有发言权。这是教材编写屡遭争议,以及频出低级错误的根源所在。——如果将教材的使用选择权,交给学校、老师和家长,那么,教材的编写者必须在编写时听取意见,注重质量,否则就可能没有学校选择使用教材。而在这样的教材编写、采用机制下,各方对教材的内容都可发表意见,有人可能支持教材中有鲁迅作品,有人则可能反对,有人赞成入选韩寒的文章,也有人则觉得并不合适,各方意见交锋,可让教材编写充分关注不同意见,与此同时,还可有不同的版本,以满足不同受教育的需要。在国外,教材往往由出版机构自主出版,学校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共同选择,有的学校甚至觉得所有教材都不好,于是就用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材。教材编写、出版、采用,不存在行政垄断,这就不可能产生教材的利益链,也有利于各学校自主办学。
不改变教材编写机制,争议具体的编写内容,将一直没完没了。有的编写者喜欢某个作家,选择将其作品编入教材,而换一个编写者,可能不喜欢这名作家,又将其删除,于是,增加时大家争议,删除时亦争议,可争议与教材编写有关吗?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材,都是投入使用的教材,就是引起争议也只有等下一次修改了,而下一次修改如事先不听取意见,教材出来之后,也一样有争议。
还有一些专家表态支持增选或删除什么内容,并说出一大堆理由。可专家们忘了一个根本问题,这些理由能进入编写者视野吗?再者,谁说某个专家有某个意见,教材就应该按其意见编写?专家的意见不过是一方面意见,近年来,一个老师提出教材该怎么编,舆论就以为教材真这么编,引起议论纷纷,但其实这和教材编写基本上是八竿子打不着。还有的则是以编造“假新闻”的方式,发表自己对教材编写的意见,希望引起关注,就像这次网络上的传言,但事实表明,除引起一时“喧嚣”外,没有多大实际效果。所以,与其老是重复无谓的争议,还不如踏踏实实改革教材编写、采用机制。教材统一编写、统一要求使用,只适合于千校一面的教育。建立开放的教材编写机制,是我国适应新形势多元化、个性化教育的必然选择。

话题:



0

推荐

熊丙奇

熊丙奇

39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