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政府网11月5日公布,国务院日前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纪之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推出“985工程”、”211工程“,以加快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我国部分重点大学和学科,取得比较突出的建设成绩,清华、北大等高校,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已跻身前50强,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工程类专业已超过MIT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排第一,但是,正如国务院在下发总体建设方案所提到的,以前的重点建设方案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采取的是计划手段,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少数高校。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随着“211”、“985”工程的推进,我国列入这两个工程的高校,获得了国家大量的财力投入,而且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这些高校也高人一等。这些高校在获得国家重点投入时,也做出建设一流大学的承诺,甚至还列出了具体时间表,比如,北大计划在2018年,清华计划在2020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是,这些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也引来诸多争议,主要问题是,北大、清华等高校近年来能拿得出手的一流大学建设成绩单,主要集中在科研方面,而科研成绩,也主要是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由于论文发表数大幅增长,北大、清华等校在一些世界一流大学排行榜上名次有所提前,可一流大学不是排行榜中的大学,也不是论文中的大学。重视学术研究,且是发表论文的学术研究的大学,不但偏离了大学的基本功能——培养人才,而且变得功利而浮躁,大量的论文并不具备原创价值,只是派评职称、申请课题、项目验收的用场,教师在疲于应付科研任务的同时,荒废了教学,这令学生和社会公众对大学办学极为不满。这次新出台的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就是针对办学中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问题,重新理顺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关系。

总体而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资源(长期来学校一直抱怨缺钱缺人才)的问题已经不是特别突出,以资源为导向的一流大学工程,只会加剧功利化和行政化,当前最缺的其实是基本的办学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才能让资源发挥作用。在笔者看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着力解决两方面问题。

一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计划思路,从过去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部分高校重点支持,转向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大学在竞争中形成特色、办出一流,不得不承认,虽然985、211工程,对改善大学的办学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它給中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于高等教育,大学被分为三六九等,破坏平等竞争,于基础教育,名校情结严重,高考焦虑没有随招生录取率提高缓减,反而加剧。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认真对待社会关于废除985、211工程的呼声,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从全世界范围看,一流大学从来不是靠计划打造的,而是在竞争中形成,各类行政计划、工程,本质是对大学进行行政治理。方案提出,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适当减少支持力度。其用意就在于打破以前拨款”终身制“,一定程度引入竞争机制。希望能切实落实,以此激发高校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学校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近年来,我国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大学,频频曝出教育丑闻和学术丑闻,这都因没有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学校办学由行政主导,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不分,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没有管理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的权力,大学的办学被行政和利益因素纠缠和干扰,今年北大和清华为抢高分考生、“状元”而开撕,就令网友大跌眼镜,感慨两校斯文扫地。

对于我国大学办学存在的问题,国家在制订教育规划纲要时已有深刻认知,进而提出了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设想,要求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学校内部完善现代治理。但推进这些改革,缓慢而艰难。这次总体方案,再次提出,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因此,如何落实改革,将关系到总体建设方案的成败。以笔者之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之所以遭遇阻力,根源在于缺乏让政府和学校行政必须放权的改革机制。为此,建立这样的改革机制,是我国的当务之急,换句话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关键在于启动教育改革,建立让行政必须放权改革的机制。这一机制应该有两个要点,一是把教育改革纳入立法程序,由人大立法推进而不能由行政说了算,让改革做到“于法有据”;二是大学内部治理,应建立师生参与管理、决策、监督、评价的机制,落实师生在办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像方案提到的,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加大对领军人才倾斜支持力度,这不能只有学校行政决策,而必须广泛听取教师意见。这些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作,打好这样的基础,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就将“水到渠成”。

0

话题:



0

推荐

熊丙奇

熊丙奇

39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