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7月上旬,大学考试季,一个本属于收获的季节,但对北京一所211高校的学生杨柯来说,她所收获的却是一个大问号——大学究竟能教给我们什么?回顾过去一个学期的学习,杨柯感到“十分失望”。专业课上,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授课内容乏味,提不起学生的任何兴趣,课下师生也基本没什么交流,等等。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随着大学教育的“饼”越摊越大,大学教育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尽管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现实是,部分大学的本科教育质量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中国青年报7月13日)
中国大学生对大学的失望,往往在上大学不久之后,就开始了。不少人指责大学生进大学后失去目标和动力,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学老师的平庸,大学课堂教学的乏味、低水平,让学生大失所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部门就意识到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出现下滑的趋势 ,并推出本科教育质量建设工程,可是,教育质量对于很多大学来说,都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这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快速扩招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有的大学还没有摆脱规模办学路线。具体表现在,为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增加学校的学科点,把学校办成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不少大学在扩大原有学科专业招生规模的同时,不断新增学科专业。本来,一个专业究竟该有怎样的招生规模,应该根据培养定位、师资力量等科学确定;一所大学是否增设一个学科、专业,应该结合本校的办学特点、办学条件,这一学科专业在全国其他院校的开设情况进行决策,可是,近年来大学在确定专业招生规模,增设新专业时,根本就没有科学、严谨的论证,就由学校行政拍板,再报上级部门审批。一些根本无法保障教育质量,无法办出特色的专业,就是这样通过大学行政部门包装出来,申报成功的,等到具体开办时,才发现师资缺乏,有的连基本的专业基础课也开不齐。这种先天不足的专业,要办好,必须投入大量精力,可过去10多年来,很多大学的心思都用在新增专业上,而对于那些学生意见很大的专业,学校无暇顾及。另外,虽然教育部强调,要根据就业率情况,对大学专业实行停招或减招,但在具体执行中,真要让已上马开办的专业减招或停招,有很大的难度——这直接牵涉很多教师的饭碗,而为了避免停招或减招的命运,有的学校不是在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上下工夫,而是在就业率统计上弄虚作假。
二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导向教师对教育教学不重视、不投入。这种情况在985、211院校十分突出。过去10多年来,我国的985、211院校,大都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在学校办学者看来,要办成研究型大学,必须增大研究生教育体量,必须重视学术研究,于是很多大学制订的考核教师的指标,都强调学术研究指标,包括发表论文、申请课题、课题经费等,本科教学工作只是工作量的要求,而且,如果科研突出,有无这一工作量,都不伤大雅,反之,如果一名教师重视教学,在学术研究中投入精力不够,发布论文数不多,那怕他的教学再受学生欢迎,也很难在考核、评价,尤其在职称评审中获得好的结果。
我国内地的顶尖高校,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大学排行榜中,都有不错的表现,但是,这都是靠学术研究的数量获得的。大学成为了论文中的大学,而不是学生的大学。令人忧虑的是,很多大学办学者满足于学术研究的“丰硕成果”,对社会舆论要求大学重视本科教育的呼声置若罔闻。只是做一些应付的表面文章。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立校之基,对于我国内地的本科院校来说,离开了一流的本科教育,别指望建立一流大学。首先,本科教育,是学生体验大学精神、文化的最重要阶段,苍白、乏力的本科教育,将败坏学生心目中的大学形象,也严重影响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其次,离开一流的本科生源,大学很难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也缺乏长远的学术研究后劲,大学功利地抓学术研究,只会让大学浮躁。
不重视本科教育质量,快速扩招、新増专业,偏向抓学术研究,被部分舆论认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度过这一段时间,大学会进行调整。笔者并不这么认为,目前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发展中的问题,但从根本说,说行政治校的制度性问题。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没有建立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对教育、学术问题进行管理和决策的机制,像设置学科专业、评价教师这类事务,都应该由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负责,可现在均由学校行政机构主导,而行政往往追求眼下的办学政绩和利益。这种学校治理模式不变,我国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将很难形成。大学要从注重规模发展转向重视内涵和质量建设,必须实行教育家办学。

话题:



0

推荐

熊丙奇

熊丙奇

398篇文章 1年前更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教育学者。

文章